要闻快讯
塞外北疆生态协奏曲——内蒙古见闻
来源:新华社秋收临近,内蒙古赤峰市马鞍山村村民郑杰,头顶烈日,给山坡上的2亩葡萄园浇了一遍水。再过几天要收摘葡萄了,今年他靠葡萄能收入6000元左右。除了种地,...
天津市教科院启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主题系列活动
天津北方网讯:在第38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主题系列活动,集中展现广大教职工爱党爱国、立德树人、自信自...
陕西南郑:稻田金黄 丰收在望
近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的广阔田野满眼金黄,随处可见丰收景色。多年来,当地政府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强化粮食功能区管护,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保障以水稻为主要...
习近平会见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30日上午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
我国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成功合龙
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5日,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大桥局施工的我国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珠机城际金海特大桥成功合龙。 金海特大桥起自珠海横琴新区,跨...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助力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
近日,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线“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通过将大运河沿岸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打包呈现的方式,助力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
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 上新文物近13000件
新华社成都6月13日电(记者肖林、童芳)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川广汉市公布了三星堆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6个“祭祀坑”目前共出土编号文物近13000件。...
实施数千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资源家底逐步摸清。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游船通航
6月24日,船只在京杭大运河北京河段内航行。当日,京杭大运河北京段、河北段联合举行京冀游船通航仪式,标志着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全线62公里实现游船通航。随着沿线船闸...
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清水江
6月23日,苗族群众在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清水江上汇集,准备赛独木龙舟。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一年一度的苗族独木龙舟节在该县施洞镇举行。来自清水江...
- 生态头条
-
-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2022-09-13)
- 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河北13万余名林长守护绿水青山(2022-09-06)
-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2022-08-09)
- 追寻中华文明起源 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2022-06-25)
- 中国科学家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22-06-25)
- 做好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要坚持政治属性是政协文史工作第一属性的定位(2022-06-25)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二十七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将举办(2022-06-25)
-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政府就职典礼(2022-06-25)
- 同根同祖 中华共祭 2022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2022-06-25)
-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2022-06-22)
- 要闻快讯
-
-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游船通航
浏览: 373
-
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清水江
浏览: 373
-
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 上新文物近13000件
浏览: 351
-
坚持守正创新 以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浏览: 343
-
实施数千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浏览: 327
-
文物 | “古籍+文创”让典籍融入百姓生活
浏览: 300
-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助力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
浏览: 278
-
我国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成功合龙
浏览: 239
-
陕西南郑:稻田金黄 丰收在望
浏览: 229
-
天津市教科院启动“喜迎党的二十大,培根铸魂育新人”主题系列活动
浏览: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