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监督
两部门联合通报6起“大棚房”问题典型案例
来源:自然资源部 “大棚房”问题的本质是改变土地性质用途,是农地非农化。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
私自带人登陆无人岛,海南两旅游公司被立案调查
来源:中国环境 “湛蓝清澈的海水,无人居住海岛,未被污染海域。”被某些旅游公司包装“上市”,作为吸引游客的噱头,全然不顾不能登岛的法律规定,私自带游客游玩。 记...
你吃的“美蛙”可能是“癞蛤蟆”!野生中华蟾蜍遭盗捕
来源:新华网 一家农贸市场里看似正常经营的水产店,背地里却干着收购、销售野生动物中华蟾蜍的勾当。揭开大筐,准备卖给餐厅的“美蛙”竟是浑身疙瘩的“癞蛤蟆”。记者2...
深夜“飞来”毒垃圾
来源:检察日报 平桂区检察院干警运用公益诉讼取证勘查箱进行取证。陈逸摄今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某驾校训练场旁发现不明废弃物,形状呈粉末状,颜色像水泥...
跨省非法捕猎倒卖野生动物数千斤 黑色产业链被斩断
来源:法治遂宁 本是寻找走失老人,不料却牵出一起跨省非法捕猎倒卖野生动物案件。今年上半年,射洪警方从一条细微线索出发,抽丝剥茧精心部署,历时6个月,破获了这起案...
麦趣尔超标排污被判支付双倍污水处理费
来源:界面新闻 9月2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昌吉排水有限责任公司、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民事一审民事判决书。审理法院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人民法院...
唆使村民电捕野生蚯蚓!毕节又现“电蚯蚓”案
来源:中国环境 8月26日,贵州省毕节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电捕野生蚯蚓”民事公益诉讼案。检察机关诉请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刘某军等四人连带赔偿野生动物资源损...
违法占用破坏林地植被,天门某公司承担修复费用700余万元
来源:中国环境 近日,湖北省天门市生态环境局与天门某水利投资有限公司就其实施某矿区修复治理施工时,违法占用破坏林地植被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事宜进行磋商并达成一...
“非法”采砂致农田损毁 蓝田村民曾多次举报无果
来源:南方都市报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村民日前向南方都市报小N马上办栏目反映称,蓝田寒山河道长期存在非法采砂行为,致使河堤、农田和水利设施损毁。 8月28日,...
违反长江禁渔政策 打造“捕—运—销”黑色产业链
来源:检察日报 嘉陵江是长江上游左岸支流,从四川广元流经四川盆地。白龙湖属嘉陵江水系上游白龙江,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是鱼类栖息繁衍的家园,也是长江流域重点水...
- 生态头条
-
- 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2022-09-13)
- 筑牢京津冀生态屏障 河北13万余名林长守护绿水青山(2022-09-06)
-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更多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2022-08-09)
- 追寻中华文明起源 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 坚定文化自信(2022-06-25)
- 中国科学家胡海岚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2022-06-25)
- 做好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要坚持政治属性是政协文史工作第一属性的定位(2022-06-25)
-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项目服务平台第二十七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活动将举办(2022-06-25)
- 习近平将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政府就职典礼(2022-06-25)
- 同根同祖 中华共祭 2022年公祭伏羲大典在甘肃天水举行(2022-06-25)
-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2022-06-22)
- 要闻快讯
-
-
贵州台江:苗族独木龙舟竞渡清水江
浏览: 492
-
实施数千项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持续加强
浏览: 490
-
京杭大运河京冀段实现游船通航
浏览: 482
-
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 上新文物近13000件
浏览: 459
-
坚持守正创新 以文明之光照亮复兴之路
浏览: 458
-
我国首座公铁同层多塔斜拉桥成功合龙
浏览: 415
-
文物 | “古籍+文创”让典籍融入百姓生活
浏览: 409
-
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助力大运河文化“扬帆出海”
浏览: 408
-
陕西南郑:稻田金黄 丰收在望
浏览: 380
-
爱水护水 迎世界水日
浏览: 361